為了走進歷史,培養學生愛國情感,強化黨史教育,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12月13日,由商學院主辦的以“紅色家書載忠魂,紙短情長激擔當”為主題的第十四屆校園文化藝術節紅色家書誦讀比賽決賽在音樂廳舉行。經過各學院層層比賽選拔,來自商學院、外國語學院、醫學院等10個學院的選手輪番登臺、精彩演繹紅色革命家書,體現了“學校搭臺、學院唱戲”的校園文化藝術節辦節宗旨,嘹亮唱響同大“激揚愛國情、堅定強國志、踐行報國行”時代主旋律。
商學院選送的《家書》歌頌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無數義無反顧的奔赴抗疫前線的英雄們,用一封封家書來寄托對父母妻兒摯友的掛念,同時也唱響了時代最強音,感人至深。外國語學院選送的《紅巖魂》穿越時空,傳遞一種堅貞不屈追求自由的斗爭精神。醫學院表演的《卓愷澤》,“死在槍彈下痛快而有意義”“就是必死,我也要去”,表現了英雄卓愷澤堅定的信仰和視死如歸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化學與化工學院表演的《來自一位母親的信》,講述了革命英雄趙一曼的故事,令人感佩。煤炭工程學院選送的《劉愿庵》,用劉愿庵給妻子寫下的一封訣別信,表現了革命英雄的兒女柔情。音樂學院演繹的《跨越時空的來信》,以黃繼光與他母親的回信,表達了母子彼此之間的思念,跨越時空來到今天依然感人肺腑。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同學深情演繹了革命烈士林覺民寫給妻子的一封訣別書,今天聽來依然讓人潸然淚下。生命科學學院表演了熊亨瀚寫給妻子月如的信,字里行間濃濃的對父母叔伯的孝,對兄弟手足的情,對妻兒的愛,感人肺腑。法學院通過《戰火紛飛的眷戀》,表現了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里一群為國為民的英雄大義凜然的正氣。
商學院張雁舒表演了古箏《戰臺風》,一絲一弦,奏出了工人們對抗臺風的勇氣與信心,塑造出上海碼頭工人與臺風斗爭的大無畏英雄形象。
比賽在商學院2020級新生表演的合唱《強國一代有我在》的激揚歌聲中圓滿結束。(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