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云岡學學院郝金連博士在文德樓212教室作了題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響應”的學術講座。這次講座是我?!安┦空搲钡南盗兄v座之一,50余名學生參加了學術交流。
講座內容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與類型劃分、保護歷史與現狀、旅游響應三個部分。郝金連博士首選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緊迫性講起;然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演變、類型化分、特點、國內外保護歷史與現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典型模式——重慶模式以及旅游響應等方面進行了細致的剖析;接下來,她利用山西省和遼寧省數據,采用空間分析方法進行了可視化表達,分析了兩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空間分布特征,在此基礎上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模式。郝金連博士認為保護文化遺產是系統工程,走產業化發展道路是保護文化遺產的一條有效途徑,在旅游產業發展中,應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進行文旅融合發展,這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旅游業態具有重要意義。
講座結束后,郝金連博士與現場師生還進行了積極的互動。(科研部 云岡學學院)